虚无行者北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33言情网www.33wxw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古大陆形成了广泛庞大的荒漠。

另一方面当全球平均温度到达40摄氏度的同时,大气含氧量却因此一路下跌,这也和植被的破坏有所关系。

前文提到过这个时期的植被,都因为大量二氧化硫导致的酸雨遭到破坏,光合作用的产能大量降低。

大气含氧量就此跌倒10以下,可以说是自大氧化时代以来氧气含量首次出现腰斩式下跌。

如果不清楚这样低的比例意味着什么,可以看现在地球平原地区含氧量是21,即便是最高耸的雪域也仍然有15。

氧气含量与生物的运动能力息息相关,这样暴跌所带来的影响,是生物运动能力普遍开始下降。

这可就要了许多玩家的老命,他们正需要通过高机动性,来让自己的物种逃脱大灭绝重灾区,结果这时候你给他们来这手。

而随着大量生物在灭绝中死去,他们的遗骸成为各种厌氧细菌的温床,肆意消耗海水中本来就不多的溶解氧,于是海水缺氧成为了普遍现象。

这种溶解氧几乎耗尽的水层,被地理学家称之为“最小含氧带”,就如玄幻小说中的禁区一般,真的成为这个世界的生命禁区。

然而更可怕的是在真实世界中,“最小含氧带”会因为水流和密度在海水中不断移动,给不幸陷入其中的生物带来死亡。

当越来越多的生物死于其中,“最小含氧带”的面积就会如滚雪球般,借助亡者的尸骸越变越大。

其实在“二叠纪大灭绝”之前,游戏中不是没有出现过“最小含氧带”,论坛上有个经典战例,就是玩家借助“最小含氧带”,以弱胜强击败了自己的敌人。

但“二叠纪大灭绝”期间的“最小含氧带”,面积达到了一个让人感到十分恐怖的程度,几乎将整个浅海地带都给覆盖。

说实话“最小含氧带”对玩家的伤害不是最大,毕竟玩家走猎食路线基本都有一副好脚板,见到“最小含氧带”靠近早就撒丫子逃跑了。

可刚刚已经向诸位介绍过,氧气含量下降导致的一个结果,就是物种的运动能力一同拉胯,这进一步降低生物的逃跑效率。

而且像珊瑚和海百合这类滤食生物,基本没有移动能力意味着其无法逃跑,导致因为“最小含氧带”损失惨重。

因此在“二叠纪大灭绝”后整整八百万年中,由珊瑚、海百合等组成的生物岩化学记录基本消失。

但这些生物对生态圈又非常重要,他们开始大面积走向灭绝,进一

科幻灵异推荐阅读 More+
冰河末世,我囤积了百亿物资

冰河末世,我囤积了百亿物资

记忆的海
末世+重生+爆囤物资+苟+无限空间+黑化复仇不圣母 全球进入冰河时代,寒冰末世来临,星球95%的人类全部丧生! 上一世,张奕因为心地善良,结果被自己帮助过的人杀死了。 重生回到寒冰末世前一个月,张奕觉醒空间异能,开始疯狂的囤积物资! 缺少物资?他直接掏空一座超级商场价值百亿的仓库! 住的不舒服?他打造了一座堪比末日堡垒的超级安全屋! 末日来临,别人都冻成狗
科幻 连载 419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