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33言情网www.33wxw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半大孩子拿着铁钩,一天抽个空就能整个十几斤出来,然后兴高采烈地送到李和这里。

同时家里开始盖房子,生产队时代一家盖房,全村帮忙,盖房等大事,从来没有过雇工、租金、运费等说法,凡来家里帮忙的都是生产队指派白尽义务。

李和可拉不下这么大脸,占这个便宜,只要是干活的,都管饭,围坐在两个桌上喝酒,吃大菜,酒肉管够。都说李和太客气了,都是自家人没必要准备酒菜这么破费。

又耽误了一天时间,李和让老娘和大姐烧了早饭,跟车把式们一起去上窑厂拉砖,窑场有二十多里地远,要起早赶路。后面挖地基,砌墙,人一多干活就快,李和家里伙食又足,大伙也没存唬人心思,实心实意的卖力干。

后面上房梁的当天晚上,李和让老爷子李福成带着自己偷偷摸摸的给每户按工种送了钱,小工4块、大工5块,大家心里都觉着李家老二敞亮,后面粉墙,铺瓦,李和一家就没操一点心。

最高兴的也是李梅,最烦的也是李梅,因为实在找不到地方藏钱了,去掉买砂石,砖头,房梁的钱,手里还2000多块的巨款,以前想都不敢想啊。

李和可就没操这心,看着马上就能住的的新房,心里止不住的高兴,这是重生后最有成就感的事情。

生产队时代,人多力量大,好吃好喝,没人有时间给你磨洋工,再说瓦房也简单,打好地基,就一个劲的砌砖就成,最麻烦的铺瓦也才用了两天,总共十天不到就给整齐了。

算算时间,这也才八月初呢。

新房外墙,全部是红彤彤的砖,用水泥灌得密丝合缝,房顶直接用瓦,没用芦苇和麦秆,4米2的高度算是村子里头一份了。地面直接用碎石沙子抹水泥,一家子看的兴高采烈。

村里陡然冒了这么大一个卫星,大家由以前的同情变为羡慕,这情绪可就复杂了,盖三间瓦房的乡里也没少见,可是全部用砖,地面铺水泥,房梁挑的高,面积又大,这可是独一份,不少人心里暗骂,李兆坤家里这两个狗崽子到底赚了多少钱。

要说没赚着钱,那三间大瓦房是怎么起来的,全部是红砖,一块红砖三分二厘呢,最值钱的还是那木材,最好的松树大梁,没1000块钱绝对下不了地。

没看又是带爷爷,带叔叔的,甚至刘老汉的小儿子大壮都整天围在屁股后面。

就那李福成那老东西以前抽旱烟,现在抽啥,现在都抽红塔山了。

李和倒是懒得搭理闲言碎语,倒不是

仙侠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我的1979

我的1979

争斤论两花花帽
一觉醒来,回到70年代,再次面对过往,你猜不透的结局
仙侠 完结 500万字